【驻村故事】张贵斌:做好群众的圆梦人
从铜仁凤凰机场往南五公里,有一个名叫老麻塘的村子。6月下旬,随着新一轮驻村干部培训工作结束,老麻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贵斌再次回到村里,开始带着新驻村队员在村里走访调查。
“胖书记,我又想扩大养鱼规模,还需要贷款支持,请你们帮帮我。”黄金坪组家庭农场养殖户李老国口中的“胖书记”,就是张贵斌。“他200斤的体型最好认,我们有事都找这个‘胖书记’。”
张贵斌是贵州省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,在省委组织部、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的号召下,2021年4月,他主动请缨到乡村振兴驻村第一线,担任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驻村第一书记。
“正在建设的铜仁高铁北站就在我们村,这里有着‘铜仁粮仓’的美誉。”介绍起村情,张贵斌首先推介的是“白水贡米”,老麻塘村作为核心产区,现在有近4000亩的种植面积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过150万元。加上金丝皇菊、乳鸽养殖、林下食用菌、仙草种植等各类产业,每年产值达3000万元,2022年就为村里153户639人分红43.6万元。“这些产业不仅解决了本村的就业问题,还吸引了相邻的湖南人来村里务工。”
白水贡米以前主要销往铜仁的零散市场,价格提不上来,缺乏大规模订单,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不算高。张贵斌来了以后,把贡米作为主导产业,以金融系统为突破口打开省内销路,实现单位食堂、连锁超市大量采购;先后三次赴东莞,借助东西部协作力量寻找省外销路;线上对接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“832”平台、中国人寿“国寿心意”平台、网上商城等,打通了销路。
“以前村里每年只能销售大米50万斤,2022年我们卖了近150万斤,而且均价提升到了10元一斤。”张贵斌说,按照“村党支部+产业党支部”的组织方式和“集体经济合作联社+合作社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模式,推进白水贡米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,全乡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。
按照省地方金融监管局“以村为主、整乡推进、全区帮扶”要求,张贵斌在挂职担任碧江区委常委、副区长后,帮扶工作延伸到全乡甚至整个碧江。“他争取到100万元资金,为乡村两级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,明确了做强一产、带动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。”滑石乡党委书记喻旭介绍。
张贵斌以金融支持助推帮扶工作,“以村为主”为老麻塘村协调资金700余万元,落地项目12个;“整乡推进”帮助滑石乡协调落实乡级规划编制、产业发展、教育资助等项目5个500余万元;“全区帮扶”先后推动局党组组织召开4次碧江区政金企融资对接会,点对点帮助协调融资20余次,帮助碧江融资9.56亿元。
如今,老麻塘村已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4块国家级金字招牌,张贵斌本人也先后获“全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”“贵州省最美劳动者”“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”等荣誉。
“振兴老麻塘村的事业才拉开帷幕,我还不能离开,所以申请继续驻村。”张贵斌说,他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,展现金融干部的良好风貌和责任担当,全力推动老麻塘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,做好群众的圆梦人。(李坚)
-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举办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
- 铜仁周边100公里旅游景点推荐
- 铜仁特产排行榜:精选十大必买名产,带你领略黔东风味
- 铜仁婚介所哪家好,2025靠谱婚介所「实力推荐」
- 2025贵州旅游景点排行榜新鲜出炉,赶紧收藏!
- 《铜仁梵净山·春夏秋冬》入选“长城奖 ——国际传播影响力案例征集活动”优秀案例
- 2024贵州旅游优惠政策,赶紧收藏!
- 原来,铜仁可以这样美
- 铜仁地理标志产品“茶寨贡米”商标注册成功!
- 贵州铜仁:“趣味徒步”传播最美梵山净水
- “中国抹茶之都” ,铜仁凭什么?
- 铜仁拓宽“两山”转化通道推动“三品”产业强劲发展
- 李作勋主持召开铜仁市网络人士代表座谈会
- 贵州铜仁梵净山2024元旦假期游玩攻略
- 不再延长缴费时间!2024年度贵州省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截止时间
- 2024研招网考研准考证下载打印入口官网
- 铜仁: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
- 铜仁这些优质地理标志产品你了解吗?
- 铜仁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中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- 2024年贵州定向选调生报名(时间+入口+材料)